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1-11 15:41:52
  卢洪刚先生从事绘画,是以其丰厚的文化修养为大前提的,可谓以学养绘,与文化相表里,思追古今画论优良传统中典雅的美学旨归。
  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道德经》道出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给国人带来源源不竭的智慧,古往今来来对社会政治、文化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受其影响,得之启发,当代著名画家卢洪刚先生的水墨画作,从笔墨、题材、意象、神韵、格调、境界等方面统筹并进,走其独特的略形写气、简约深纳的绘画之路,在写意艺术上不断提升,成果突出。其画作的独到的风格图式、丰裕的文化气息和审美况味,有力表明他由技而入道,达到较高的审美境地,令世人瞩目,叹赏。卢洪刚画老子,即极具代表性地印证了这一事实。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卢洪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教授),1956年生于山东济南,先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绘画专业。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济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卢洪刚先生从事绘画,是以其丰厚的文化修养为大前提的,可谓以学养绘,与文化相表里,思追古今画论优良传统中典雅的美学旨归。他是自然而然地让自己在传统哲思达人尤其是老子的智慧清泉中,得到优渥的心性涵养,兼之其画里笔墨功夫渐次娴熟而技法自我体系化,遂将其技法施为与学养贯注两相融合,互渗相成,从而自成其简逸清雅的写意高格,进而铺就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顺其自然而画、传写自我心象的水墨艺术达途。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老子其人其道,岂可等闲视之?对于老子其人,卢洪刚先生仰之既久;对于老子思想,他更是学习探索,揣摩不懈,别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审美眼光看来,老子乃集大成的智慧之身,仙风道骨,不同于文人、高士,在绘画上宜取虚实之道而予以生动表现,有实有虚,实虚相济,虚实相生,而总体趋于清简一路,使其意象所成,兼有道学气、文雅气、和蔼气和返老还童式的那种拙趣。这样的老子形象,就不是简单的写实表现了,绝非停留于技法、意境的浅层面,而是多面而立体,即如老子自道,有“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德经》第十五章)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的道人一面,亦有“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燕处超然”(《道德经》第十五章)的一面;有“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质朴一面,还有“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的古拙一面。这对画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创作难题。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欣赏、解读其《老子出关》、《紫气东来》等精品之作,可以领略到卢洪刚先生自有其有效克服上述难题的技与道。一方面,画家本人依托其较深的学养,深入领悟《道德经》一书句约义丰、言简意赅的行文方式、表达旨要,静心体会该书“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万物得一以生”(《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等哲言警句的奥妙所在,追求境象的简约之美,在充分把握好线性写意之水墨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在纸面上漫行精简笔墨,顺其自然,运施精致线条,造型刻画准确无疑,不板滞,不飘浮,不雕琢,不造作,了无废笔赘墨,气韵从中缱绻而出。另一方面,卢洪刚先生构图别出心裁,置象主次分明,轻重有致,把老子这一主体意象与童子、牛、松树、白云、山石等配景性意象有效搭配,做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其所画的老子神完气足,活然纸上,笔墨、造型、气韵、意涵被圆融为一,进而使其写意人物画艺术直达“道法自然”之审美旨归。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卢洪刚先生画里的审美况味颇耐人寻味,笔未到,心已远。(上官爵文)

  

著名画家卢洪刚笔下的老子:形略神出 简逸清雅

[ 责任编辑:孙文靖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