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青岛已找到充分证据链证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0-21 17:47:45
  青岛市副市长栾新于青岛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时表明,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10月20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青岛找到充分证据链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栾新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青岛经验,栾新介绍,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这两个证明也给青岛市外防输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青岛将把外防输入作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一项重点工作。

青岛已找到充分证据链证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

  10月20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外交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同志及国药集团、科兴中维有关负责人与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苗有关情况。

  中国4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三期,6万人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

  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田保国介绍了疫苗III期临床试验进展情况。

  田保国指出,疫苗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力的技术手段。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个技术路线并行研发,组织全国12个优势团队进行联合攻关,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不减少程序、不降低标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开展研发工作。

  田保国表示,目前,我国的疫苗研发工作总体上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每条技术路线都有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疫苗,具体来说已经有13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两种技术路线共4个疫苗进入了III期临床试验。4个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疫苗,总体上进展顺利,截止到目前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田保国称,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验证疫苗保护力国际公认的有效性的指标,在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区和受试人群,以及顺利地组织实施I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科研攻关组将遵照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的原则,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

  另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田保国介绍,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验证疫苗保护力国际公认的有效性的指标,在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区和受试人群,以及顺利地组织实施I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他表示,下一步,科研攻关组将遵照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的原则,积极推进疫苗的研发工作。

  新冠疫苗上市后,高风险、高危人群优先考虑接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就我们以前已经研究或者现在已经掌握的新冠病毒的一些特点来讲的话,我们把新冠病毒未来的接种人群大致划分为三类,即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

  高风险人群,主要是指一线医疗防疫人员、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还有由于工作原因必须要去高污染区域或者国家的人员,还有要保证城市的基本运行的一些工作人员。

  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现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人群。

  其他就是第三类人群。

  “我想不管在什么区域,他只要符合这样的人群特点,都是纳入我们优先的接种考虑。”他说。

  新冠疫苗定价,一定在大众可接受范围内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新冠疫苗价格坚持企业主体定价,但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公共产品属性原则,定价一定不是以供需作为定价基础,而是以成本作为定价基础;

  第二,以大众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和接种需求来开展定价。因此,中国新冠疫苗的定价一定是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

  今年年底,中国新冠疫苗年产能可达6.1亿剂

  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新冠疫苗的年产能能达到6.1亿剂,明年,我国新冠疫苗年产能在此基础上会有效扩大,来切实保证我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新冠疫苗的需求。

  中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是否冒进?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回应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北京、黑龙江、新疆、大连、青岛等地出现了小规模聚集性疫情,表明我国境内反弹压力巨大,我国一些人群在抗疫过程中始终是高风险人群,比如边境口岸人员、到高风险地区援助和工作的人员、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保障人员等,他们都面临巨大的新冠疫情感染的风险。开展疫苗的紧急使用是保障他们安全的必要手段。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根据我国《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相应程序启动,启动后经过层层论证审批,满足WHO的规则。获得紧急使用后,中国向WHO驻华代表处通报,得到认可。

  紧急使用获得专家组的严格论证,专家组组长是钟南山院士,副组长是王军志院士,专家组由多位业内资深专家组成。通过他们的论证,优选了紧急使用的疫苗。在紧急使用的疫苗严格完成了动物试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两剂接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100%,并已经获批开展临床3期试验。紧急使用的开展遵循方案开展,在自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接种后持续跟踪等。截至目前,所有紧急使用的接种者没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部分高风险区域工作人群没有感染报告。

  新冠病毒确实存在变异,但没有对疫苗研发产生影响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表示,目前全球的数据库当中,收集了近15条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涵盖全球六大洲的113个国家,通过对超过8万条的高质量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有变异。但是这个变异不大,属于正常范围的变异的积累,没有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他提到,原因有两点,一是目前国内外疫苗的研发设计主要是针对新冠病毒的S蛋白,通过对上万条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S蛋白这一段的序列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二是现有的S蛋白这一序列的个别点位发生突变,对抗原结构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很小,而且也有实践证明,我们正在实验中的疫苗能够有效综合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

  “接下来,在后续的工作中,科研攻关组将密切跟踪病毒变异的情况,及时研判,为我们的疫苗研发团队提供及时的预警和参考。”田保国说。(陈凌瑶)

[ 责任编辑:林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