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8-01 10:38:53
  今天是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作为50年前的士兵,谨祝贺我们生长的摇篮解放军的伟大节日。

文化视界网报道  从去年11月10日到今年7月30日的260天里,《中华网山东频道》和《文化视界》开设【李想集锦】,在这100期里,发表了李锦的100篇原创文章,基本上每周三篇,文章连同附录的有60万字。

李锦是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兼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8所大学教授、研究员。他的经济时评、政策解读与调查报告,都是原创,以题材重大、观点鲜明、预测准确与最早表态,而在国企界与整个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挥引领舆论的作用。而且每年要出两本书,发表几十个版面的理论文章,完成几个课题。

李锦在30岁前,就在舆论界有相当影响力。一个70岁的人,保持如此强盛的写作激情与舆论影响力,实是当今中国的一个奇迹。李锦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的采访。

“平台为王”“内容为王”,不如“问题为王”。因为问题摆在那里,人民期待解决,这是长期高效高质写作原创文章的动力。(编者按)

记者:李老师,您从去年11月10日以来已经发表了100篇文章,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怎么开辟这个专栏的,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

李老师:今天是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作为50年前的士兵,谨祝贺我们生长的摇篮解放军的伟大节日。

  50年前,我在军队拿起笔杆做起新闻报道,1972年来到沂蒙山区。50年来,我一直冲在舆论前线,至今如此。从新闻到理论,到智库,我从未下过马鞍,总是面对最前方而冲锋不止。

  谨以最近100篇文章汇报我的战绩与战斗状态,向伟大的人民军队报告,我仍然是战士,是舆论界的战士。国家有难题,我就不会退休,我仍然在战斗一线,高举旗帜,在最前线呐喊着。

去年9月,我写的一篇山东国资形势的稿件,为《文化视界》转发,当时有12万人点击。不久,到中华网山东频道去参观,梁洪文、钱捍都是新闻同行,梁洪文总编辑提出来,开辟专栏,要有一定的量支撑,而且要有独特的观点。看来,这两点我是符合条件的。当时钱捍提议就叫“李想集锦”。第二天是11月10日,发的第一篇稿《一张照片的断想——回忆40年前<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照片》,这是党的11届3中全会后人民日报最早发表的照片,稿件发出为8万多人点击。看到平台影响力,我也有积极性。从那以后,两三天一篇文章,一晃八个月时间下来了。

从文章内容看,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习近平重要讲话及高层会议精神解读;二是国企改革政策;三是重大经济与国企新闻;四是调研典型案例与沂蒙精神。100篇中有77篇是国企。这一阶段,基本上国家每有大事必发言。这100篇文章,《中华网》平均每篇有2、3万人点击,《文化视界》平均每篇为3、2万人点击。

记者:业界讨论到底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中华网山东频道和文化视界开设【李想集锦】的成功,说明两者优势结合。

李老师:两个离不开。好文章与好平台,相互倚重,相互支持。我觉得“内容为王”,还不如“题为王”。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因为题摆在那里,人民期待解决。这种期待,是我写文章最大的动力。题就是我的内容根基,解决题就是我的内容优势。

中央最新精神的国企解读,是我的看家本领。最重要、最快且独特,是我追求的风格。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您的文章许多的是对高层决策的解读。规范的文件,到您嘴里,多是智者语言。有一篇文章《一个人的37天国企舆论战——我是这样学习、研究、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企业会议的》,5万人点击了。

李老师:这是我长期来坚持的一件事情,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从去年11月份以来,先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接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底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国资委的半年会议及新闻发布会,这八个会议也是我最忙、发言最多最集中的时候。

每次大会,基本上是用一个星期都干这件事情。我是晚上看到新闻联播,知道六中全会召开了。于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个《公报》有7600字,其实《决议》有36000字,是精华所在。

从80年代以来,我的第一重视的功夫是“发现力”。找准“两个核心”的思想,“四个阶段”的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三大课题”。看着看着,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不以社会主义主题,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为主题,而是以中华民族振兴为主题,这样对“四个阶段”、“三次飞跃”的认识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就像重新栽起一棵大树来。看着看着,我就兴奋起来了,我觉得有很多话抑制不住,有一种喷薄而出的思想力量在胸口撞击。

从11月11日至28日的半个月内,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和学习推广的阶段。我基本上每天写一篇文章,写了11篇,先是对六中学会精神的解读;接着是分析,单项的问题进行评论,接着是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写出理论文章。连写六篇文章,每篇都是10万人左右点击。

《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深长》,为100万人点击,实在是因为国家难题太突出了。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您的文章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独家性,常常与众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您第一时间发生了《中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味深长》,引起舆论场的风暴。

李老师:这篇文章,在我个人微信《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有14万人点击。《文化视界》有22万人点击,各媒体总数当有百万人点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定盘子的会,全国、全世界人都在盯着。中央经济工作会的纪要是4700字到5100字之间。开始,我只用30秒左右,用眼睛快速扫描一下,先发现亮点或者特殊点。我突然发现“以经济经济为中心”这句话,这是一句很老的话了,然而有久违了的感觉。接着认真看一遍公报。我觉得,首先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为什么?因为最近有几股潮流相继出现,一股是对改革开放40年重新评价的事情,因为六中全会的《决议》申明我们总结的是重大成就和经验,把这种情绪化解了也回避了;还有一种议论,是对待资本垄断等题时,有人认为要搞一场红色运动,使得人们紧张起来;还有是强调共同富裕时,出现了一种平均主义、“杀富济贫”的议论出来,使人错觉又一场运动要来了。应该说,这三种思潮影响都很大,而不是小;影响的人是多,而不是少。尤其是企业家们非常担心这个题,整个社会担心出现“翻烧饼”的现象。

这篇文章在当天晚上就引起国内很多理论家和经济学人响应,一下子炒热了。其中点击跟着后面讲话的达到80多人,正面的、反面的、冷静的、激烈的、平和的,激烈的都有。这于我当然是最好的社会调查。重要的是,我第一个喊出了这样的声音,并且形成了一个“台风眼”,这个旋风也超出了企业界、理论界,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一篇文章,使得我的微信粉丝一天就增加1100多人。

有人说是我有政治敏感,有一眼望穿的发现力。我说,不是我文章写得好,最重要的是国家难题摆在那里,需要人来解李老师:。

写稿不过夜,是我的习惯。虽年长,出手时尚有“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之势。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一个是题的重大,第二个是及时。您的文章总是在当天晚上新闻联播后便出来,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的了。

李老师:年轻时搞新闻形成的习惯“新闻不过夜”,倚马可待,挥手就发。这种习惯在自媒体时代实际上更需要。第一时间,第一篇稿,第一个发言,这正是思想者的舆论生命力所在。比如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11点做完报告,我的解读文章在13:28就上天了。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出了。因为新闻的生命力强大在于第一个发言。就像春天的香椿芽、新鲜的韭菜,都是最稀罕的。我发表以后,别人也不写了。

互联网的天下,人是平等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写的水平很多都差不多,差距在一个“快”字,它往往能见出高下来。譬如关云长,马是赤兔,刀是青龙偃月,好马快刀,手到即来。这种状态,不能因年龄或者任何理由原谅自己,除非你不再战斗。

第一个发表出来,有缺点也是100分,第二个出来,写得再好也只有80分。没有缺点但是没有特点而且发表得晚的文章,30分也得不到,没有人点击,传播不出去,这是舆论市场的特殊规律。

记者:在您发表的文章中,您的绝活、也就是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老师:第一重大主题、第一时间解读、第一个发表。就像战士,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比如说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两会开幕、总书记总理关于国企题的讲话,只要听到这些讲话,我几乎是毫无选择地放下手中一切做的事情,包括放下饭碗,马上投入战斗,就像一颗子弹飞出去,迅速地把中央精神解读出来,发表出来,最快的也是一个小时,我的文章就上天了。

比如中央提出保民生就业,保市场主体,我在电视上看到几个“保”字排列,我马上写出中央首提“六保”,值得关注。应该说“六保”这个词,我是第一个喊出来的,后来变成习惯用语了。

六中全会开幕的当天晚上,听完闻新闻联播,很快就写出来了稿子,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为10万人点击,文化视界、中华网点击的人也多。一些文章达到10万到20万人点击。一半以上的稿件,是夜间12点前后发的,点击的人,不少是领导干部与爱读书思考的人。就像一个人办起了光明日报或者经济日报,而且这些都是有效的读者。在100期中,多次出现这样的文章,这也是自己乐此不疲的原因。

走在社会舆论前面的更多的是市场媒体。体制内媒体是铁饭碗,市场媒体的编辑记者生存不易。我这种解读,多是自己独立发现。当我写好解读文章的时候,时间也才是晚上10点钟,用了三个小时,拿出4000字。就像大学生高考一样,写得很紧张。别人怎么看,怎么写,我不管,也不看。我要影响别人,不受别人影响,保持独家风格,尽量争取天下第一个发表。抓住要害,抓住根本,抓得准、站得高、讲得透、说得快,让人肯看,而且不出问题,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宋文阁教授经常夸奖我时评价“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深且准”、“有穿透力”。

其实,我在1990年写的读书铭时,就确立自己的业务追求,是“比别人更早地发现重大主题,抓住要害,提出独立主见,与众不同,恰恰是真知灼见,在社会上最早传播得出去,且证明在实践中有用”。这是我的“童子功”。虽年长,出手时时常有“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之势。

六中全会第二天,我就画出学习引导图,我总有种“引领舆论”的强烈使命在心中躁动。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作为业务方面,您的理论研究与经济时评还坚持一个什么的方针?

李老师:有的,我到北京当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为这家报纸提的方针是“专业、权威、引领”。后来做理论研究,我还是按照这种风格在向前走。我的主业就是研究国企。在大的范围是企业,是整个社会,里面是企业,企业里面是国企,国企圆圈里的焦点是国企改革。

我在思想上引领意识是很强的,这也与个人追求有关。我在1995年为自己定的座右铭是“发现思想,引领社会”。

记者:您有一个“三力”标准,作为一个文人,这种价值观应似乎是前所未有的。

李老师:谢谢你的关注。2009年,我为自己定了一个标准,我的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三句话,时代趋势发现力、国家难题破解力、社会进步引领力。这三力是我的一个目标,也是我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国家难题摆在那里,所以我要破解,我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有哪些难题,一旦有破解的机会,我就像战士一样冲上去,迅速写出文章。文人日夜思报国,是中国文化人的一种天性。

记者:您这种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很多国企方面的重要文件出来,您经常是唯一的发声,可以说是主要发声者。

李老师:我觉得思想上坚持主旋律,守正创新,这点还是要掌握的。

从内容上说,围绕主干发言,不要在枝枝杈杈上耽误时间。重大事件要起“龙头”“压阵”和“主力”作用。搞理论研究的人在媒体上回李老师:现实问题的,往往很慢,为自己留下了空间。

有一种现象,中央关于国企的精神出来,一般是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很多人都等待着我的解读出来再睡觉,甚至在大机关里有些局长、司长也是这样,这是他们与我说的。

其实,我做的工作是把上面说的话翻译给下面人听,把下面人说的话翻译给上面人听,把一个角落说的话事情翻译给全国听。只是多一点智者的话罢了,就是“张良陈平式”的智性语言,而不是大学教授式理性语言。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舆论界您在第一时间走在最前面,是扛着大旗冲在最前面的人,也是吹响冲锋号的人。您的影响力主要通过什么渠道?

李老师:内心还是存在着一种观念,就是舆论引领或者叫引领舆论。我参与了几百个大群,和几百个记者保持联系。这些记者应该说主要是市场类的记者,因为体制内的记者吃穿不愁,而市场的媒体稿件发得好,他们才有饭吃。引领社会舆论的更多的是市场里的媒体。

引领,包括学习上的引领。我学习新的思维与表现方法,做一个六中全会思维导图和一个辅导报告的纲领。这种方法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过去是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这么做的。现在我个人这么做。做一个是要费时间的,但是只要读者需要,我就去做。

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文件,首次提出对世界一流企业16个字标准。我觉得,这是个难题,于是在凌晨三点便起来写稿了,因为已经安排白天调研。从三点写到早晨八点,完成对16个字标准的理论解读,发挥传道授业、解疑释难和传播普及的作用。《中华网山东频道》是3、3万人点击,《文化视界》是5、1万人点击。

第二天一早,看到了《企业管理》杂志、《企业家》杂志、《企业家日报》《现代国企研究》《华夏时报》《中智咨询》等刊登了《李锦:解读“世界一流企业”16字标准》的文章,《企业家日报》是整版采用。接着,新浪财经、腾讯新闻、百度学术、中华网等转发。这篇解读,为几十家甚至几百家网站和微信号的转载。因为内容重要,需求紧迫,而我做到第一时间推出自己的思考,所以出现多家同时首发的“奇观”。

一个好的观点,可以为若干家报纸、刊物、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转载,起着“观点通讯社”的作用,通讯社是发布新闻的,而一个好的理论文章的观点,也可以象通讯社那样为媒体广泛欢迎。半年过去了,从百度上搜集,还是我这篇文章。估计,几万乃至几十万家国有企业的党群部长们写稿时会采用我的见解。

在舆论界有“中国国企政策与新闻第一解读人”说法,自然形成一个舆论中心。“央企总部迁移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在舆论上卷起旋风。

记者:在舆论界您有“中国国企政策与新闻第一解读人”的称号,您提出的观点而引领统市场媒体,后来又引领官方媒体,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应该说,也有一些吧。

李老师:人家的赞扬,是种鼓励。不过,每过一两个月,我总要设计一个题目,在舆论上卷起小小的风浪。去年对央企总部迁移的事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我央企总部下一步有哪几家迁移的,我以为是他的什么熟人朋友要出去的事情,我就分析几句。第二天报道登出来了。

第二天,我就索性写出文章,分析哪些央企总部会迁移。中华网山东频道是2、7万人点击,《文化视界》是4万人点击。按说,这样的分析是有风险的。国资委并不回李老师:,也不方便分析。然而,社会舆论非常需要。我据此分析规律,也提出了大企业带动战略等观点,建议稀土总部建在江西。其实这是根据我的人生智慧、人生经历,做一种智慧性的判断。由此,央企总部迁移的舆论出现了高潮。

以后,我接受了20多家媒体的采访,《南风窗》、《南方周末》、《每日经济时报》、《中国报道》等五家发表了专访,包括各省市的和海外媒体。每家专访多是4000字以上,而且是不同角度。最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都发表了新闻综述。应该说,这件事情是由我发现、提出、发表观点与文章,从而在舆论界引起报道浪潮的。

当舆论市场沉默久了,我便出面组织一次。一个访谈5000字,起码得有10到20个观点,其中有观点是我第一次提出来的,第一次提出来要敢于说出来,这还是需要一种胆量的。因为引领社会舆论,也是起着引领社会的作用。人生的追求就是李白的“富贵非我愿,留取日月光”。在这个现实的生活中,我仍然保持舆论引领力,引领社会进步,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活得有意思了。

调查研究是我的看家本领,我发现国企改革的难题很多,自己写调查,也评价人家。《中国一重》的改革,我又写又评。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发现您的企业调研和采访还是占相当大比例的。特别是企业改革,您是关注的。

李老师:100篇中有77篇是国企。有三种情况,一个是别人的企业报道,我要评他们。比如说中国一重的报道,经济日报搞了,国家发改委也搞了,我是分别作出评论,有时候看稿子别人不一定看得出来,需要点评出来。新一轮国企改革已经快十年时间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也已经接近尾声了。就像一场大战需要收口,已经进入总结国企改革经验的时候了。中国一重的做法属于“硬骨头”,而且一环扣一环,贯通了从“思想”到“机制”再到“利益”的改革全链条,着力点在“人”身上,在激励约束机制上,给人留有一种标识。总体上看,这篇调查在破解东北振兴的难题上提供启示。于是,写了5000字的评论《推荐阅读国家发改委文章》,以倡导。

第二种是自己去调研,包括我出去讲课。讲课三天。我第一天要座谈,比如说到山西太原,发现他们这个企业,是总书记曾经去过的,我马上发出了,这个大家还是很关注的;到云南云天化集团去讲课,写他们的双循环。很多企业不知道自己与双循环有什么联系。我是找到了这种感觉,和我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的对接起来,我在调研中提出一些问题,发现一些问题,往往这样的稿子都是三五千字,甚至是上万字。回来怎么也得写一天时间,这些速成品的典型经验都很受欢迎,他们企业自己就要四五千人点击。

还有一种就是我自己搞调研做课题,比如说山东水发集团,我想通过这个点来解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管理创新情况。这也是我的老习惯,一个企业用几十天时间,这是我的一个绝活,也是一个笨活。一个企业,用几十天时间下去,人到了,心到了,思想观点自然就到了,出文章也是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主题的出现。我就像是打仗,在阵前不断地变化自己的手法,很快就出报道,而且这些往往是媒体的空白。

记者:您是不是感到现在的媒体的很多报道离现实太远了,解决题的弱了,而您是填补这个空白?

李老师:的确是有这样的题,就是媒体的报道,总觉得高大上的东西多,有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是要解决题,对现实有用,有用、有力、有效的三有原则是我始终坚持的,你讲的话对人家有用,人家才容易看。

《文化视界》是文化人写文化事,给文化人看,文化一定要有内涵。《从柳青到李锦》,37万人点击。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您对《文化视界》有什么感觉?您在文化视界上发表的阅读量最大的一篇文章是哪篇?

李老师:《文化视界》就是文化界能看的东西,文化人写文化事,给文化人看,文化一定要有内涵。

2月2日文章,我没有想到,竟然是37万人点击,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调查研究的举旗与传承:从柳青到李锦——山大南路27号访谈》,李锦与柳青调查研究的比较。本来作为调查研究这个题目,对文人影响力有限,通常就是两三万点击而已,后来发现这里面牵涉到一系列文化名人,有赵树理、柳青,还有毛泽东调查研究与我调查研究的比较。

在这前写稿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放李白的《短歌行》的朗诵,里面有一句话,“富贵非我愿,与人驻颜光”。我觉得这个话很有意思,生发好多联想,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你说世界观,大家就会觉得太生硬了,我把李白和曹操的诗比较,又和孔夫子,范仲淹,屈原比较。可能这种比较的方法是别人没有过的,跨度太大,属于我的独自发现,让人看得下去。

我在文章中还讲到68岁后才做出大学问的故事。孔子在30岁前在汶上封上养马的小官之前,也就是三十而立前,学问似乎做成了。从30岁到54岁,被人家搞下来后又想到外国当官,周游列国14年。到68岁后,他不想当官了,学问大长,最后6年整理六本教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就是语文、政治、道德、哲学、历史与音乐美术。烧了一本《乐经》,余下五经,加上一本论文集《论语》,有了四书五经。我在60岁后出好文章,再度进入青春焕发的时期。这是我的独家分析,是我悟出来的。类似这样的见解,我常常写入文章。这篇文章,过了200多天,点击的人数还是不断地上涨,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在点击。

《文化视界》是一个很有品味的世界。要说得深,又与众不同。因此,我的许多关于文化、调研、读书和世界观方面的文章,几乎每篇都有很多人在看,这些文章,在中华网也有人看。文化视界一般政治性很强的就是两三万人点击。但是文化味强的,三五万,甚至突破十万。我曾经是摄影家,这类的题材,文化视界里面有好几百个画家,中国当代有名的画家都在这个群里,所以文化视界在画家、摄影家、美学领域是有影响的。

对中央会议从头到尾的解读,国企理论界打全场的几乎是我一个人,而且通常是我一个人长期坚持在发表看法。引领舆论,真的不能空白!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您的文章范围很广,关于调查研究,关于自学,关于周围事物的一些读书笔记,年轻人看了,也有勉志的作用,特别是文化人,还是喜欢的。您是随心所欲,还是有意写这些文章?

李老师:写作只是一种工具,有想法要表达,这才算天然的反应。就好像趵突泉,到时候就要冒出来。就像办报纸,也不能整天板着面孔,还需要一些副刊,包括照片、个人的生活。我觉得还是适应时代的需求,读者的需求。因为现实的题总是有的,现实的难题总是有的,人活着不就是为国家解决难题嘛。

记者:您说的这些事情,我们感觉到似乎都是20多岁,30岁人做的事情,您已经过了70岁了,仍然做这个事情。您哪有这么一股激情的?

李老师:人的事业的生命不是以年龄为计算的,也许到了70岁甚至80岁,正是思维最轻松、最有价值量的时候。就像开刀的由年轻医生去做,可是开药方的、号脉的,可能是中医越老越值钱,我只是配置自己的资源,没有和年轻人争雄的想法,但是要对国家负责。我想这是一种嗜好,也算一种怪癖吧。

我现在住在深山里面,每天听不见汽车响,听不见说话声,常常对着蓝天数星星。但是就像观星象一样,知道风云变化,潮汐起伏,预测预判预想,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也就是我现在的“入则深山悟道,出则引领乾坤”,我想这是一种境界吧。

我不是等着谁请我出山,而是我天天在出山,发表我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山顶上有移动通信建的两个大高杆子,我的思想能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发射出去。我想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记者:【李想集锦】专栏在《文化视界》刚开设第二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您的文章有点像暴风雨一样席卷而来。在那以后的37天,我们发表了您写的13万字的东西,真的令人叹为观止。您不觉得累吗?

李老师: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四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召开,四个重要会议接连召开。我在因为一年一度的中央全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走势,也是总书记发表重要观点的时候。需要有人从国企角度进行解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是发了文件的,看成是“头等大事”。因为别人或者谦虚,或者不方便,这件事情让给我做了。在舆论场上几乎是我一个人的战斗。可能累,我没有觉得出来,但是一走到床边总想躺下睡觉。也算是孤独而光荣着、苦累并快乐着。

因为对中央的会议从头到尾的解读,国企理论界打全场的几乎是我一个人,而且通常是我一个人在发表看法。因为中国有3000多万国有企业职工,有1000万党员,他们希望在第一时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对国企的声音,听到研究与解读。引领国有企业舆论,从而维护中央决策。这个,真的不能空白!

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都休息了。如果我在黑夜中独自探索的努力,能够在天明时让他们感受到一点智慧的亮光,这也就是我这样人的一点价值所在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解读,发稿子已经是三点十八分了。这样这篇微信文章为1.7万人点击。在国企队伍最需要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坚挺着,这也是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时也想,人越来越老了,能干事的时候不多了,要拽住时间的尾巴,兴许也是这种信念在支撑着自己。

这37天,我已经习惯了“累了上床,醒了上桌”的战斗,写了13万字。每天出成品4000字,一刻也不停地写着(除了睡觉)。其中中华网山东频道和文化视界发表文章21篇,平均每篇文章总点击阅读量是2万人以上。这种舆论影响力,似乎比办一张报纸、一本刊物也不差在哪里。

“长啸复长啸,明月知我心。沉吟复沉吟,清风不染尘。但将此年华,只为爱昆仑”。文人山中思报国,唯有手中笔如刀。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记者:您是一个人住在深山,做孤独的战斗。没有领导表扬,没有分文收入?您到底图什么?

李老师:我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在苦战着。为什么别人不与我争?我有五个不怕,第一不要怕犯错误,实际也不会犯错误;第二不要怕不升官,别人是官身,还想继续当官,有诸多不便,我没有这样的追求了;第三不要怕不发财,写这些稿子,没有多少银子收入的,基本是无偿服务;第四不要怕领导不表扬,领导的表扬多数是活动来的,容易偏听,其实值不多几个钱,还是群众表扬更真实、更可贵,也更长久;第五不要怕不评职称,我的解读是急就章,影响舆论,上不了期刊,当然我评上正高职称已经30年了,职称于我已是粪土;第五不要怕别人妒忌,被妒忌是难免的,你干了别人的活,显得别人没有干活似的,怎么能说你好话,妒忌是杀人刀,然而你不管他,便可以照样干了。所以,很多人总是有所图,就不再写了。我是五大皆空,只是一个文人,一个光脚的,像无牵无挂的“济公”。不过,国家发退休工资,早已小康,衣食无虞。夫复何求,文人报国,唯有手中笔如刀。无位未敢忘忧国,始终不渝地为改革、为国企,为我们国家去做思考,做传播,中国有上亿工人阶级队伍,这是庞大的舆论市场。当然,于私而论,我是在释放一个文人的嗜好。一个文人,还有什么比写稿能为社会看重更快乐的事情呢?

当地的作家协会主席姜晓彬为我写《感怀平邑九间棚:蒙山沂水懂我,此际泪湿衣襟》一文有感。愿以他的文章作李老师::

吾本盐城人,

书写有为文。

妙思锦绣句,

字字为人民。

不恋繁华市,

扎根在山林。

长啸复长啸,

明月知我心。

沉吟复沉吟,

清风不染尘。

但将此年华,

只为爱昆仑。

记者:写文章,您自己是否也有兴趣?

李老师:当然,人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智慧永远在提升之中。找国家最为急迫的难题,按照中华民族最高的智慧走,我们的视野、思想、思维和研究成果才能得到飞跃,追求之心,甚于年轻人,是我自己的由衷之言。

记者:您还准备长期这样写下去?您的写作题材会支持您写下去么?

李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写下去,我想,只要能够做到,我是一天也不会停下自己手中的笔的。这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有一天不写文章,就觉得缺少什么,两天不写文章,觉得什么事情也没有干似的,三天不写文章,觉得自己过得没有意思。因为国家有难题摆在那里,我有话要说,用不了三天,便有写作题材了。

记者:您对中华网山东频道和《文化视界》开放的专栏还有什么意见?您为这两个栏目供稿会坚持下去么?

李老师:很感谢编辑同志们,他们是无名英雄,提高了我在舆论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本来我个人的微信文章一般是几千人点击,平均的点击是7000人。因为这两个专栏,使得我的每篇文章五万人以上点击。作为编辑,对标题的制作、排版,对编辑的辛苦我是很感谢的。我将继续为这个栏目提供稿件。

我觉得只要活着,我就会关心国家难题,我就会去写,我是会一直不停地写下去的,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的乐趣。我还会在《中华网》和《文化视界》上发声,感谢他们,全国每天总有几万人在看我的观点,这种贡献相当于天上的一颗小星星发射微弱的光,我还会努力下去的。

只要国家有难题,我就是一个战士——专访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李锦

来源/文化视界网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