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30 09:43:15
  曾成钢说:“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海派艺术应当散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影响力。”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近日,一场名为 “云上一公里”的线上展览吸引了近500万人次观展。

展览的主角,是上海美术学院5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他们的身后是这场展览的总策划、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

担任院长这两年来,曾成钢精心雕琢着学校在工业遗存上的新面貌,并努力擎起“新海派”的旗帜。

他说:“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新海派艺术应当散发出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影响力。”


工业遗存蝶变美术学院

记者:两年前,您从清华美院来到上海美院,促使您到上海来开辟新事业的动力是什么?

曾成钢:这个问题我曾经不断地问过自己。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平时与上海的联系也很密切,但要不要去上海工作,我一度举棋不定。来上海之前,我在清华美院担任副院长,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安稳。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系列计划。去不去上海,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

最终打动我的,是上海这座城市以及许多人的信任。有什么比得到信任更让人感动呢?

记者:您曾说自己是典型的温州人性格,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到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曾成钢: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如何把上海美院建设成与这座城市相匹配的一流美术学院,是我担任院长后的重要任务。而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也就是宝武校区的建设,是我来上海工作后遇到的最大挑战。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从上海美专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2016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挂牌,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美院,必须要有一流的体量规模。

去年6月29日,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正式启动。我们将在位于宝山区的宝武型钢厂的工业遗存上建设一座长约一公里,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新型美术学院,它没有围墙,与城市无缝衔接。

记者:这是一张崭新的蓝图。

曾成钢:是的。说实话,建设新校区的难度远超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老师的能力范畴。但我们温州人有“四千”的说法: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大家用“四千精神”来形容温州人敢闯敢干、不怕失败。我心想,既然接了这个担子,那就要有所担当。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幸运的,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为这座城市留下些什么。

根据“保留历史塑造未来”的设计思路,围绕新校区的建设,我们与十几个单位开了数不清的会议,工作强度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最终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理解与帮助,因为大家有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上海美术学院的建设对上海这座城市、对上海美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将是巨大的贡献。

因此,尽管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能相互理解,在磨合中推动事情往前走。我感受到,这种理性的实干精神就是上海精神。

记者:为何将主校区选在宝武型钢厂这个带有浓厚工业色彩的地方?

曾成钢:五六年前,宝武钢铁集团的陈德荣董事长到北京,在我的工作室相聚,我们从雕塑材料谈到艺术工作室等很多话题。聊天之余,他提出可以把宝武的废钢赠送给清华美院作雕塑创作材料,为此我去了一次宝武。当我看到老厂房庞大的工业遗存时,它的建筑形态、空间感和工业美,让我很震撼。我心想,要是这里能给艺术家做工作室,甚至建一所美术学院,会是一件多好的事。

此时,恰逢冯远先生出任上海美院院长,故事也就由此拉开序幕。中间经过了来回论证,最终明确了美院主校区就在宝武建设。通过国际招标,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胜出,建筑师玛德琳·唯斯担任总设计师。每周我们都会进行设计深化讨论会,目前已经到了可以落地的阶段。相信工业遗存的蝶变将会赋予上海美术学院后工业时代的美学气质,并带动城市能级与品质的提升。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西侧立面效果图

海派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

记者:您曾在中国美院学习、任教,后来到清华美院任教,再到上海美院出任掌门人。在您看来,这三所知名艺术院校的底蕴与气质有哪些不同之处?

曾成钢:我想从三所学校的校训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校训承载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直观地传递出学校的精神内核。

这三所学校校训的核心精神都来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训。我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最老牌的美术学院,在建校88周年时,发布了“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八个字作为校训,它凝练了中国美院一路走来的办学理念,对前辈、对艺术、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学生的志向抱负与要求。

清华的校训大家比较熟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和坚定的决心,要求学生具有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品质。清华还有四个字叫“行胜于言”,我在清华深刻地体会到清华的老师和学生是如何践行这几点要求的。

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师生能把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放在心上。上海美院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传承上海文脉、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卓越创新人才。根据这一定位,学院提出了“深实博约,正德思行”的院训。

记者:您曾说,上海美院的发展不是对其他美院的翻版复刻,也不是照其他学校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植于上海文化的土壤之中,反映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对于上海的文化特质和城市精神,您是如何理解的?

曾成钢: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人的衣、食、住、行、交往、表达、创造构成了文化。所以城市、市民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近两年来,我住在上海,对上海的认识加深很多。这座城市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传统、有特点、有实力、有潜力。

上海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上海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祥地,“老码头”宽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孕育了海派绘画、海派戏曲等。海派生发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它是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上海的文化底色、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是上海文化精神最好的注脚。

其次是发展与创新。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回看历史,发展始终是上海的演进路径。当我们站在外滩,黄浦江的这边是上海的百年历史,对岸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上海文化的底蕴与气度源自城市不断地自我超越,发展创新。

最后是引领。如果说海纳百川是上海文化的特点,那么追求卓越就是上海文化的本质。上海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很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它追求卓越的引领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包容、创新、引领,也正是上海美院成长壮大的独特养分。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现场

上海为什么要办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记者:上海美院近年来倡导“新海派”。怎样理解这个“新”字?新海派与海派有何不同?

曾成钢:“新海派”的基因是海派文化,它的核心是复兴精神,是根植于上海社会环境中与时俱进的文化系统。新海派与海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时代不同。海派是由传统转向现代,兼容并蓄。新海派则是由现代转向当代,与时俱进。

二是地域不同。传统海派立足上海,新海派立足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要用全球视野、国际语言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原动力不同。海派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形成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内向型文化。新海派的原动力来自传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外向型的新文化。

四是方法不同。新海派是通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对过去优秀的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此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系统。转化的目的是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走出一条符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道路。

如果说传统海派文化让中国认识了世界,那今天的新海派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我们倡导的“新海派”是要立足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文化基因,以“深美中国”为使命,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记者:您刚才提到“世界一流城市必有一座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如何理解“一流”?一流的美术学院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曾成钢:一流代表着一种境界、程度与追求。放眼世界,几乎每座一流城市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一流的美术学院:纽约有视觉艺术学院(SVA),洛杉矶有阿森特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东京有东京艺术大学,北京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

美术学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它覆盖了从都市文脉历史传承到国家艺术形象造型体系,再到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比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是当代艺术的发源地,是英国公共服务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开创者,在伦敦城市文化建设中一直起着积极作用。而巴黎美术学院则同步于巴黎的兴旺,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

对上海而言,办一所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是国家对美育工作和美术教育的战略要求,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布局,更是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所承担的使命、任务。而上海这座超级都市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这几年来,上海美术学院致力于优化培养模型,扩编师资队伍,并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和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陆续推出了“风自海上”“无问西东”等学术品牌活动,新创刊了《新海派》刊物,积极践行“新海派”的理念。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

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

记者:最近,上海美院为毕业生举办的“云上一公里”线上展览收获了可观的浏览量。当下,人们观赏艺术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会带来哪些影响?

曾成钢:这次的“云上一公里”展是我们建设数字化美术馆的一次尝试。我们把毕业生的520余件作品放到正在建设中的宝武校区数字孪生空间中,将虚拟与现实结合,打造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线上美术馆。

疫情让我们的现实生活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同时也激活了网络虚拟世界,比如网课、线上展览等迅速火热。我们“云上一公里”毕业作品展观展人次近500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今天的数字美术馆已经趋近于“元宇宙”的概念,它为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以前,艺术家大多是以真实世界为基础而创作,而现在赋予他们的展示条件变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视觉力量和形式语言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在更复杂的环境里,艺术家可以不再局限于建筑空间的表达,而是能够探索时间性、多维度的更多可能性,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

记者:但线下观展,近距离地感受艺术品的气息与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共鸣,依旧无法被虚拟展览所替代。

曾成钢:是的,虽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数字展览无法彻底取代线下展。因为艺术作品那种震撼心灵的力量,必须到现场看原作才能体会。我们千里迢迢到各地的美术馆去看《大卫》、看《蒙娜丽莎》就是这个道理。现场的力量是无法被取代的。

因此,我们的教学主体应该坚持以实践为主,比如写生、讲授,尤其是现场交流,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未来,随着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层出不穷,艺术的判断标准是否会随之变化?对大众而言,面对越来越多“看不懂”的艺术品,如何辨别优劣?

曾成钢:我一直认为,艺术只有好坏,没有新旧。“新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相对的。现在新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会变成旧的或者变成传统的,而传统的东西比如一些文物,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反而是新奇的。

艺术是有好坏的,这里面有价值的判断,有品质的要求。一件艺术品的品质不高,不管过多久,都不是好东西。当然,我们还要在“好”里面看到不足,在“坏”里面看到闪光点,这需要眼光去判断。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判断能力。

就作品而言,观众可以看不懂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因为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而当艺术品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必然会面临比如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大众认知等方面的要求。从工作室到美术馆,再到户外空间,作品的作者性在降低,公共性在增加。这涉及为谁创作的问题,作品的受众群体变了,语言、形式、主题、内容就都要随之调整。

拿雕塑来举例,公共雕塑必须要让人看得懂,起码是大多数人要能看懂。我认为,一件好的户外雕塑应当具备这样一些要素:有好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与作品规模来表达,充分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有精良的制作。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伟业》,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21

人物

守住艺术的“中场”

温州平阳县鳌江镇的港口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大型的青铜雕塑《天下第一鳌》,它高11.35米,宽10.2米,长18.3米。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曾成钢将自己对家乡鳌江镇的热爱倾注在这座雕塑中。“我在海边长大,大海给了我力量和智慧。”

从13岁开始,曾成钢每周坐船去平阳学画,他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做画家。1977年,被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录取时,他的志愿是版画系。进了学校,曾成钢才得知版画系招满了。老师问他是否愿意调剂到雕塑系。当时他并不知道雕塑系是干什么的,心想只要能进美院,干什么都行。就这样,曾成钢开始了自己的雕塑生涯。

大学毕业后,曾成钢先后被分配到浙江东阳陶瓷厂、绍兴园林管理处工作,但那些地方都没有他的用武之地。他一心考研,连续考了6年,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母校的研究生。

1989年,还在读研的曾成钢完成了雕塑《鉴湖三杰》,表现的是绍兴三位历史人物秋瑾、陶成章和徐锡麟。这件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雕塑类金奖。从此,雕塑界知道了曾成钢这个名字。

青铜器是对曾成钢影响最深的艺术,他对青铜器的喜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的《精灵系列》和《梁山好汉系列》都具有青铜器般的简约、张力和结构。在曾成钢看来,青铜器充满着刚健、厚重、古拙的气质,还具有一种霸气,这种霸气正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的表现。而他的每一件作品也都是对这种气质和精神的追求。

研究生毕业后,曾成钢留校任教。去欧洲做访问学者时,他白天去各个博物馆参观,晚上就坐火车赶往下一个城市。没出国之前,曾成钢觉得自己的雕塑已经很不错了。但当他在欧洲看到这么多杰出的艺术作品时,内心被深深震撼了。

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成钢都处于“失语”状态。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两件作品的创作使他从自我怀疑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第一件作品是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创作的《丹心忠魂》。这件作品由五大壁面组成,总面积达365平方米,他用写实为基础的象征性表现手法,以大量垂直线条与块面虚实结合,形成铜墙铁壁般的整体效果。

第二件作品是为家乡温州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浮雕作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艺术理论家孙振华曾经问他:“在今天的艺术格局中,有前卫的,有传统的,各人有各人的定位。你对你自己的艺术有什么定位呢?”

曾成钢的回答是:“如果要给自己定位,那么我守中场。”“中场”就是对东西方各个时期的艺术都不排斥,全方位地吸收,从而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既不复制传统,也不纯粹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而是对东西方文化艺术进行传承、转化与创造。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战友》, 北京中央党校 2016

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归宿。近10年里,曾成钢和团队在6个城市建了6座雕塑公园,落地的作品超过600件。

《起舞》是曾成钢的第一个公共雕塑,这件作品后来成了安徽铜陵的标志。《圣火接力》高8米,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场的正前方。《伟业》呈现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这是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战友》安放于中央党校,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坐一立,神态安详,凝神远视。

2012年,《穿越——曾成钢雕塑展》在德国举办,《大觉者》《莲》等作品轰动欧洲。瑞典雕塑学会会长理查德·布里克索看完展览后说:“原来以为中国的雕塑是效仿西方,看了曾教授的作品,完全是他个人的创造。想不到在当下中国还有这样的作品,让人非常震撼!”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雕塑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曾成钢坚信,雕塑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类历史记载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雕塑是带有情感审美的造物,可以与天地共存。(来源:上观新闻)

艺术家简介

专访著名艺术家曾成钢:重振海派艺术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

曾成钢,1959年出生于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现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