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功夫在诗外,从心方能融——著名艺术家梁永琳“文艺相辅”的书画探索之路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19 09:57:04
  对传统书画的学习,除了汲取营养,更多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情,可以说,诗书画印的结合唯有从心,方能浑融一体。

时    间:2022年6月7日——21日

受访者:梁永琳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

中国绘画与书法可以更充分地

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感受

记者:梁老师,您好!您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知名书法家;2018年12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后,您的中国画创作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您何时开始研习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您在探索以书法笔意入画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梁永琳:对中国书画的兴趣大约始于1971年上初一的时候。故乡潮州是粤东古城,有海滨邹鲁之誉。民众保守好古,破“四旧”风头过去后,仍能听到大家对当地老一辈书画名家如佃介眉(1887-1969)等人的议论,人们对书画家的尊敬给少年的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加上众亲友不时提及我已逝世的母亲如何帮人写信,书法如何漂亮,都让我对操笔弄翰产生兴趣。刚开始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写写画画而已,还谈不上有意识地研习。现在人们谈到“文革”时总是谈到文化的劫难。但自己的经历应是个例。那时的我是幸运的。父亲见我痴迷书画,就托朋友找到潮州一位老先生来教我。他便是康晓峰先生,当地的诗人、书画家、收藏家,他是饶宗颐先生的挚友。从他这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从康先生这里,我第一次听到平仄、对仗、押韵和《古文辞类纂》《张黑女》等,知道了唐宋八大家,而方苞、姚鼐、刘大魁、伊秉绶、康有为、梁启超等文人的名字,也时时能听到,要知道这可是在“文革”当中,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感到难以置信。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屈指算来,至今翰墨生涯也有五十年了。也许是机缘巧合,我临摹的书画作品是从赵孟頫开始的。恰好赵孟頫是一位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十分重视向传统学习,强调书画同源的书画大家。所以诗文书画兼修也就顺理成章了。我在临摹传统绘画作品中有一种体会:中国绘画与书法不仅仅是点画形态上的相似,更重要的是挥运时的往复顺逆、虚实阴阳、干湿浓淡、提按顿挫等所透出的精神境界是相同的,可以更充分地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感受。至于书法的运腕调锋,中锋与侧锋用笔的转换,积点成线,入木三分,完全可以运用于绘画中。尤其是用笔上笔笔生发,上下左右,顾盼生姿,更是令画面气韵生动所必不可少的!我喜欢在绘画的勾皴点染几个环节都用上书法的“写”意,这样,作品更为自然,画面效果更加浑厚、苍润。

功夫在诗外,从心方能融——著名艺术家梁永琳“文艺相辅”的书画探索之路

▲   梁永琳   《春风又绿江南岸》    尺寸:33cmX33cm

先文后艺,先书后画,

是自己找到的适合自己的道路

记者您曾经在一篇艺术随笔中这样写道:“在吸收经典书法精华进行形式体验的同时,充分调动创作本体的生活体验与文化积累。”请谈谈您的书法和中国画创作历程;学习中国画,一定要先学书法吗?

梁永琳:我上大学时修的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系教授容庚、商承祚都是文字学家、书法家。他们参观学生的书法展时总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商老参观学生在学校礼堂的书法展览时,当场让人把某些作品摘下来,原因是作品“格调不高”!有文化积累,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对文化史上出现的作品反复比较、研判,自然能更准确地甄别格调高下!在学习与创作中会下意识地避下就上。而完全的师心自用,天马行空,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无厚积难以薄发。只有心中有高华的境界,作品才可能有高华的境界!

虽然学习中国画不一定要先学书法,但画出纯正的中国画确宜在书法上要用上多年的功夫。吴昌硕、黄宾虹、陆俨少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先文后艺,先书后画,是自己找到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当然,中外艺术史上,也有刻意把文学性排除在艺术之处的例子。只是我不愿选这种路子。取舍得失,只是一念之差,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书法上,我喜欢泰山刻石、秦权量诏版、礼器碑、史晨碑、石门颂、西狭颂、张猛龙,喜欢钟繇、二王、颜真卿、褚遂良、徐渭等,反复地临摹、体悟。

绘画上我喜欢董源、巨然、关仝、范宽、李成、郭熙,元四家,董其昌,徐渭,八大、石涛、石谿,四王,他们作品中蕴藏了许多珍宝,不时地临习,总会有所发现,从而吸收、化用。

当然,学习古人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路径。不能求脱太早,也忌总拾人牙慧,脱不了窠臼。最关键是在与古人的作品的对话、体悟中寻找到自我!

只有创作者灵魂中有高华的境界,

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记者陆游在《子遹》中告诫其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后人通常套用这句名言称“功夫在书(画)外”。作为书画工作者,书(画)外功夫有哪些?请您谈谈怎样才能做好书(画)外功夫?

梁永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在我接触的书画大家中,诗书画印兼修者众。以我粗浅的理解,诗书画印中的“诗”不应指狭义的“诗词”,而应该是以《诗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学。书画家应该对古典文学史,中国书画史、印学史、文字学、哲学史、古代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地研究这些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哲学家、史学家的作品,从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博大而纤细,敏锐又厚重。当然,书画家侧重仍在书画本体上。对中国书画史上重要的书画家、作品、技法都要理出脉络,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能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可能摸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在中国第一大报从事副刊编辑工作达三十多年。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中国一流的文艺大家,诸如赵朴初、启功、董寿平、何海霞、艾青、孙犁、汪曾祺、沈鹏等诸位先生,他们莫不重视书画外的功夫,对艺术之路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文艺观念和艺术道路的选择。若只在提按顿挫、勾皴点染上下功夫,很可能作品只能在炫技上作文章,有体无魂,不耐品味。只有创作者灵魂中有高华的境界,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提及书画外功夫,我觉得音乐断不能少。值得一提的是古琴的薰陶。在我眼中,音乐的律动,旋律之美,流淌在音乐中的深沉哲思、高远意境与文学作品蕴藉的灵感与情思构成双翼,可托起艺术翱翔。我有幸结识古琴演奏家彭崑,从勾、抹、挑、剔等基础技法学起,获益良多!彭崑是李祥霆先生的关门弟子,传承的是琴坛领袖查阜西、一代宗师吴景略、管平湖与集大成者李祥霆先生等古琴演奏大师的正脉,被视为当今文人琴代表。从学十年,我对古琴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在古代,士无故不撤琴瑟,是必修的。许多文人虽不是职业琴家,但音乐修养却很高。孔子、蔡邕、赵孟頫、周邦彦、姜夔等都是文人琴的代表。我反复听过她演奏古琴曲《酒狂》《阳关三叠》《平沙落雁》《鸥鹭忘机》《忆故人》《关山月》《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离骚》《潇湘水云》等等,曲曲不同,每一曲都能感觉自己被带入一种境界,画面感渐次清晰起来,琴耶?画耶?书耶?我相信随着自己古琴修养的提升,书画创作的境界也应有显著的提升。

至于交游、读书、壮游,升华眼界,开阔胸襟,养磅礴睥睨之气,更是画家须臾不可或缺之事。

功夫在诗外,从心方能融——著名艺术家梁永琳“文艺相辅”的书画探索之路

▲   梁永琳   《胜地谢尘缘》    尺寸:68cmX68cm

我们更多的是转益多师,而日本朋友

通常以很长时间来学习老师的作品

记者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时候,您携手画家王德水在东京成功举办了书画展,请问日本民众对中国书画的认知程度是怎样的?我国的书法与日本的书道有哪些区别?书画家到海外举办展览有哪些具体要求?

梁永琳:东京展转眼已是八年前的事了!回想起开幕式的一幕幕情景,仍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日本语言与中国语言不同,但日本朋友对中国书画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障碍,他们对中国书画的热爱,和理解的深度,对中华文化的尊重,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是,除了例外的状况,对书画的研习,我们和日本朋友有明显的不同:我们更多的是转益多师;而日本朋友通常以很长时间来学习老师的作品。效果如何,真的是见仁见智。

至于书画家到海外举办展览的具体要求,我不太了解目前有何具体要求,尤其是商业性的展览的具体要求就更不清楚了。我那时候去海外办展只是按照程序一步步走。

反复品读历代佳作,自然而然

在头脑中形成审美标准

记者一幅好的中国画作品通常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苏轼在《东坡志林》中高度评价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到了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把书法、诗文、篆刻融入中国画中,进一步推动了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您不仅兼擅书画,还能治印,请您谈谈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怎样更好地实现诗书画印的结合?

梁永琳:以我粗浅的体会,作品的好坏是比较出来的。而好的与更好的更是反复比较才能品出来。所以反复品读历代佳作,自然而然在头脑中形成审美标准。尽管时代的变迁,审美标准会有嬗变,但根本性的东西仍是不可动摇的。

好的作品,起码应该结构合理,宾主关系合理,起承转合自然,疏密虚实妥帖,勾勒的提按顿挫,徐疾轻重,节奏分明。更重要的是要有立意,有境界,有独特的意境。

对传统书画的学习,除了汲取营养,更多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情,可以说,诗书画印的结合唯有从心,方能浑融一体。譬如我喜欢浅绛山水的苍润秀逸,在用墨用水用色上,在题跋或诗文,篆刻用印风格上也要与之匹配。

篆刻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所占的比重较轻,多是为了自用印而刻。说起来很有趣,起步竟比书画还早,少年时以木棉树的疙瘩为印材刻章。只是时断时续,后来书画用印多用书友赠送的印章。观摩书友刻章,会勾起自己的篆刻欲望。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喜获李刚田先生为我刻的名章。记得当时收到此名章后,欣喜之余,便不断地写印稿、操刀。因为平时想到的闲章的佳句,不可能都请朋友立即篆刻,自己又想立刻见到刻出来的效果,于是又拿起了刻刀。平时书画创作累了,看看钟鼎彝器款识、秦汉印、流派印、封泥、泉币,也是很好的薰陶、休息。

诗书画印形式上的结合固然让整幅作品更加整体完美,但诗书画印应该是通融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内心有了感动、感受,心魂才可以统摄作品,才能让艺术家的生命、精神在作品中有了归宿。

功夫在诗外,从心方能融——著名艺术家梁永琳“文艺相辅”的书画探索之路

▲   梁永琳   《我见青山多妩媚》    尺寸:33cmX33cm

不必拜师,多向历代名家名作学习,

实在不失为稳妥的办法

记者通常许多书画家都会拜一位名人为师。您曾是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文艺部的一把手。应该有机会拜一位名师的。却始终没有投在某一名家门下。不知何故?

梁永琳:的确,由于职业的关系,我能接触到许多书画大家,也能接触到书画大家的名迹。但因工作关系,要求我们与书画名家要保持距离。我们报纸也是公器。而人是情感动物,若拜某一名人为师,就易有亲疏之别。可能会偏听偏信,有个人好恶,可能在宣传上就难以做到公平公允。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始终没有拜自己喜欢的老师为师。这是遗憾的事。不过,我虽然不介入某家某派,也没有拜哪位名家为师,但实际上许多书画大家与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种关系让我转益多师,收获良多!可以听到他们独到的艺术见解,甚至听到他们因不同观念而产生的激烈碰撞声,可以看到他们运笔、施墨、上色等技巧上的东西,还能听到他们不为人知的经历故事。当然,有了遗憾,就会倒逼自己去选择历代优秀书画家的作品钻研、学习、体悟,自探灵苗!

当然,还有一点,当代的作品还需要经历时间检验与涤荡,我们可能看得不够准确,判断也许会有失误。当代许多优秀书画家也一直在向历代名家学习。那么,不必拜师,多向历代名家名作学习,实在不失为稳妥的办法。

艺术家简介

功夫在诗外,从心方能融——著名艺术家梁永琳“文艺相辅”的书画探索之路

梁永琳,1958年9月出生,广东潮州人,祖籍梅县,字玉海,号山椒堂主人。擅诗文,工书画。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第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日本东瀛印社顾问。

曾担任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9年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2017年担任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评委。2014年除夕春晚,受央视一套之邀,成为直播书写春联的唯一书画家。2016年应邀参加在欧盟行动署举办的“汉字之美”书法展览并现场创作。先后在美国、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作品入选海内外各类书画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个人著作《梁永琳书画艺术》《今古同心》(书画印)等。在主流媒体发表小说、散文、诗词、书画评论、随笔等各种文体作品近百万字。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