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02 13:40:27
  我画的题材,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题材,很多都是我们见过和熟悉的场景。因为从花鸟画本身来讲,就有一种寓意和精神的寄托。

  美从何处寻?

  寻美是一场向内求真求善、向外求美的心路历程。寻美历程是人们将内心最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向往、期许、追求和创新以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行真善美地迹化。其中,美术便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迹化方式之一。美术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和美学创新思维高度集中、凝练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美术思维亦成为了真善美和创新的“炼金术”。

  理论委员会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以及诸位青年艺术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联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师生,推出“‘美从何处寻’——青年艺术家系列访谈活动”。活动主旨在于:动态追踪新时代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艺术成长之路和创作心路历程,并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分时期建档,持续跟踪采访等;通过搭建高校大学生与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学习青年艺术家的闪光点和创新精神,推进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助力其快速成长;企望通过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及其理论委员会的努力,为山东省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做出自己的尝试与贡献。

  希望此次“美从何处寻”系列访谈活动能够为青年艺术家和高校大学生以创新思维找到、化生并表现祖国大地无处不在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带来一定的启迪,推动实现美育由生活思维转向艺术思维的价值旨归,从而以新时代语境为雨露甘霖,使心灵的真善美在凡尘世界中漾起朵朵涟漪,并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中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孙晓娜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博士)  

水墨交融·浸染情思

| 陈涛访谈 |

者: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本次专访的主题是“美从何处寻”。艺术家对美的感悟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通过对作品的了解,我们发现您的作品中所呈现的花鸟是极富生活气息的,并且向观者传递了一种平和隽永的感觉。可以谈一谈您这种灵感和感觉来源于哪里吗?

      陈: 首先我画的题材,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题材,很多都是我们见过和熟悉的场景。因为从花鸟画本身来讲,就有一种寓意和精神的寄托。像明清时代的花鸟画,它更多的是梅兰竹菊君子题材,画家可以在书斋里边去完成这些作品。现在咱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工作环境也和古代不一样,有更多和生活接触的机会。所以题材基本上是从生活中来的,把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记录下来,然后把它变成作品。再比如一些植物题材和动物题材,都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总的来说是把生活中的一些比较鲜活事物记录下来,再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把它表现。观察感受的这种创作方式一直到现在,也还是艺术创作的大道。我这几年也一直在走这条路,就是让生活和创作紧密联系。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大红袍》

记者:看了您的视频号,其中不仅有创作过程的记录,还有石榴的图片。您有一系列描绘石榴的作品,我们看到有的石榴不是那种鲜红的大石榴,还有一些有瑕疵的、形状各异的石榴;也看到您有母鸡系列的画作,石榴和母鸡好像在您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请问一下这两种意象在您心中是怎样的美的存在?

陈:这主要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系。在我小时候,老家院子的墙角里边有个鸡笼子,里面就养着几只鸡。那个年代养鸡,就是为了吃鸡蛋,这也是最朴素的一种生活场景。有时候放学回家,我就抓上两把米,给鸡喂食,很富有一种生活的乐趣,掏出热乎乎的鸡蛋,放在手上,也是很鲜活的一种生活体验。关于石榴,除了老家有棵石榴树,与之感情较深之外,再一个就是和我第一次的工作经历有关系。200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去了枣庄学院工作。枣庄的峄城有一个石榴园,这个石榴园种植面积非常大,关键是它里边有很多数百年的老石榴树。老石榴树生长的苍劲感是非常震撼的,它的枝干是拧着走的,百年树干的质感和感沧桑感非常能打动人。一到秋天,就去画画,写生,后来离开枣庄学院,就来到济南工作,但是基本上每年都会去到石榴园里采风,画一些关于石榴的画作。但是,我后来发现真正的画整株石榴的人相对的少。在枣庄看了一些大石榴之后,也生出了一个想法,就是画老石榴树,把石榴树的苍劲和秋天丰硕的场景一同表现出来,所以说,这几年也画了几张,一直在探索和尝试中。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东山花开的季节》

记者:您作品中松鼠和翠鸟这类意象都传达出强劲的生命力,每幅作品的动物又是活灵活现、鲜明可爱的。可否与我们谈一谈,创作这几幅画时的灵感和心境吗?您是如何捕捉动物这种动态的感觉的?

      陈:实际上一个画家在画动物和植物题材的时候,除了观察自然之外,还要学会创造形象,要把你想表达的动物的形象,处理得更加具有典型性。不一定是拘泥于自然形象,要把这种自然形象升华。汉代的画像和汉代石刻的一些形象,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的形象,自然界是没有这种形象的。包括秦汉时期的一些青铜器,比如说秦汉时期用动物形象做的一些青铜灯。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倡导的,一定要发挥想象力。在自然的基础上升华,让自己的艺术形象更加典型化,更能打动人,形象的魅力是无穷的。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消夏》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山之灵》

记者:听闻在您研究生期间,对明清时期的绘画进行了系统的专门研究,也曾经临摹明清时期的绘画。在您临摹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哪个画家带给您的影响最深刻?

陈:研究生期间,当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要把自己的语言再更纯正一些,因为本科那个时候画花鸟,画得相对的杂。而且没有一个比较正的路子,本身花鸟课也比较少,自己业余画得多,但是总觉得自己扎根扎得不深,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就把目光投向了明清的画家,尤其是清代的,扬州的新罗山人,我当时花了一段时间去研究,因为他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人。在扬州画派里边,他的绘画风格和其他的人不一样,是他把宋元时期工笔画鸟的严谨笔法和画画形式,变成写意了,称为“没骨鸟”,他在工笔基础上变得稍微写意一点。新罗山人对鸟这一画法的影响,从整个清朝中晚期一直到近现代的小写意画派,可以说无一不受他的影响。所以,我就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以他为基点,把他身上的很多东西做了研究。学习古人,毕竟只是一种手段和一个过程,不能只按他的内容和他的构图。所以,研究历史,最终的目的是成长,让自己有一个新的面貌呈现。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步月》

记者:陈老师,您现在有什么新作品在创作吗?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未来几年的艺术创作计划?还是在生活化的绘画上面继续探索吗?

       陈:我觉得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这条道路是一条大道,而且可以一直走下去。就是作为创造来讲,这是一个艺术的大道,需要坚持一辈子。我觉得画画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实践,一直在探索的过程,无所谓什么时候成功,一直在路上。所以对自己还是一直要有要求才行。不同的阶段,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命题,根据不同时间段去把这个命题完成。每个阶段可能就会有每个阶段的收获。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木瓜花》

(来源:山东省青年美协)

画家简介

水墨交融  浸染情思——对话青年画家陈涛“美从何处寻”

陈涛,别署昶旭,1980年生于山东临沂。

现为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美术家协会花鸟创作班导师,山东中国画学会理事。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