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6-21 10:01:21
  近20年来,中国馆的呈现发生了何种变化?今年的中国馆将呈现怎样的中国艺术?面对疫情、战争带来的复杂国际局势,艺术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为此记者专访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展览名:梦想之乳——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曼尼(Cecilia Alemani)

展览时间:2022 年 4 月 23 日至 11 月 27 日

预展时间:2022 年 4 月 20 - 22 日

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的重要国际艺术展览,每一届威尼斯双年展都可谓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前沿动态,预示着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1907年,首个双年展国家馆比利时馆建立,随后匈牙利(1909)、德国(1909)、英国(1909)、法国(1912)、俄罗斯(1914)等欧洲国家陆续入驻。国家馆的展出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也越来越彰显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在今年公布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诸多细节中,中国馆将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策展人,孙冬冬为助理策展人,邀请刘佳玉、王郁洋、徐累三位艺术家的创作,以及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组成的小组,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的合作项目联合呈现。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邀请中国馆参展,2005年中国馆正式落户威尼斯,近20年来,中国馆的呈现发生了何种变化?今年的中国馆将呈现怎样的中国艺术?面对疫情、战争带来的复杂国际局势,艺术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为此记者专访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以下为他带来的解答。

威尼斯双年展报道回顾:

Details of “BIENNALE ARTE 2022” Were Announced(中英双语)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受访人丨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人 | 杨钟慧(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编辑)(简称“Q”)

采访形式 | 现场采访

记者:张馆您好,首先恭喜您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展览方案以及目前的布展进度吗?

张子康:此次中国馆的展览,以“元境”为主题,邀请三位艺术家和一个创作小组,将在威尼斯的花园与展厅两个区域呈现。花园区域呈现的是王郁洋的雕塑作品《雪人》(2021年),展厅区域分别是央美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集体项目《丛林》(2021年)、徐累的《Correspondances》(2021年)、刘佳玉的《虚极静笃》(2021年)以及王郁洋的《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2021年)。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场效果图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x350x48.5cm,亚克力, 金属材料,  电动轨道,2022年

徐累是60年代的艺术家,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他属于传统一派的艺术家,但是他知识面非常宽广,对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文章也很好,对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此次展出的是他的互动装置作品《Correspondances》。这件作品呈现的是中西方元素相交融产生的不同景观,指向今天不断变化的社会格局。作品通过视觉交融,将传统连接到我们当下,呈现出艺术家近几年的思考。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

王郁洋是70年代的艺术家,他的成长经历了中国艺术从现代走向当代的过程。他对技术的兴趣促使他不断地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实验性的创作和观念性的艺术表达。他的绘画、装置、影像、数字作品等都与技术相关。他的绘画不是传统意义的绘画,而是与数字科技有关系。他的创作体现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实验性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身体与自然的关系。他这次展出的作品《雪人》和《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跨度了实验性跟时间性的发展,是在既有雏形的基础上,经过深度思考,通过不断地完善形成的。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

刘佳玉是90年代的艺术家。她曾在国外生活、学习,参加过多个国际展览并引发讨论。她此次展览的作品《虚极静笃》是一件数字生成的作品,她将一万多件中国水墨画输入到计算机软件,生成新的艺术作品。她的作品具有当下前沿的创作观念,代表了她这一代人的想法。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年

AT小组,是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项目孕育而生的青年艺术家小组。他们这次展出的作品《丛林》是团队创作,是由艺术家来指导人工智能学习、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植物形象,再去生成新的虚拟数字植物。将新的虚拟数字植物打印在镜面材料上,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人工智能眼中的世界,也可以跟着镜面影像走入一片虚拟丛林。

目前,这些作品都已整装待发,布展也在进行中,开展前我们还会去到现场对展览细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记者:您如何理解威尼斯双年展主题“梦想之乳”,您策划的展览及主题是如何回应这一主题的?

张子康: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主题“梦想之乳”,来自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的同名儿童书。展览关注身体及其变形的表现;个人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充满了对未来的想象,试图找到当下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提示出当下不同层面的认知,以及面向未来的思考,这与中国馆的主题是一致的。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为“梦想之乳”

中国这几年的高科技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很多成果都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个高度上。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充满了实验性与探索性。在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文化、传播、认知、行为等方方面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元宇宙概念不断更新着新的商业理念与业态。未来,科技对我们的影响无疑仍将是巨大的。“元境”展将从个人与技术层面对主题展作出回应。希望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主题、内核来呈现中国艺术的发展体系,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象,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记者:此次中国馆展览主题“元境”,从字面来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请您阐释一下展览的主题。

张子康:我曾经在一个艺术与科技展展出的一封信中,看到钱学森将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翻译成“灵境”,他是基于人机结合和人脑开发层面的运用,翻译了这样一个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词。以钱学森的“灵境”为灵感,我提出了“元境”——“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初始和无限的意思;“境”在中国文化的话语体系中,是一个随着时代演变,意义叠加的词,可以有多层理解。从最早的边境之意,到文人的意境、心境,后泛指一种心灵感知的境界,蕴含着文人的理想。

威尼斯双年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我觉得作为一个国家馆,应该为世界带去的是近两年里一国最前沿的艺术发展。这几年,科技对中国艺术有很大的推动。谈这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如果不提艺术与科技,是很难说清楚中国的艺术发展的。这一部分代表了中国当下的社会现象与对未来的思考,也与双年展的主题展形成对应。

记者: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展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您认为什么样的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可以代表中国艺术?您此次策划的中国馆的展览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张子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因为中国艺术充满了多元性,怎样的艺术能代表中国,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几个视角。从世界的视角去看我们的文化,跟从自身文化去对应世界格局是不一样的。一些获得了国际认同的当代艺术家,在中国文化上的认知可能是褒贬不一的。从对艺术的普遍理解来说,往往越有独特性的东西越有中国的特色,就越能代表中国,中国的国际艺术地位也就越能得以凸显。而具体来说,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是有着自身的脉络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从最初的社会批判性转向了一种潮流艺术,这与商业的影响不无关系。从这个视角去看我们的艺术发展,它是有着这样一个特性的。当然,从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视角去思考当代艺术也是很重要的。前几届的威尼斯双年展时,我们还没有形成现在的这种文化开放与文化自信,那时的中国馆主要是呈现国际感兴趣的中国艺术。到了前两届邱志杰、吴洪亮担任策展人的时候,形势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的主流思想已转向对外展现中国文化。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其展览方案需要有自身的文化连接,能体现自身文化的发展体系。中国艺术从徐悲鸿一代开始,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画寻求改良与中国社会寻求走向现代是因时而动的,乃至此后的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其中内含了一个从过去发展到今天的时间性的概念,中国馆的呈现能够让大家产生这样的一种认知,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

以徐累为例,他的创作就是做了这样一种时间性的连接,跟大的双年展也有一个关联。他的艺术是把中西方的传统艺术放在一个原理上进行思考,从最初的时间原点去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种跨文化的移植。“移植”本身是一个再造概念,通过移植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世界。徐累做的很多作品是将西方的名画移植到中国的绘画中,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及各自形成的绘画语言。在这样一种交错当中,他从一个时间的角度跨越到了当下对文化的一种反思与理解。他的作品通过寻找中西方文化的共通性,在我们今天理解当代文化时,特别是面对疫情之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局势,为我们重构了一个新的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他的思考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意义。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徐累,《互山》1-2, 208x62cm ,纸本, 2017年

记者:您是如何考虑中国馆的展出团队构成的?您为何会选择年龄跨度挺大的几位艺术家?

张子康:关于团队构成,我首先思考的是如何让中国馆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涵。选择一位艺术家,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是很难把我们这个多元、博大的文化讲清楚的。反之,如若囊括的艺术家过多,也可能使得展览主题变得涣散。从这个方面来说,现在的人员构成恰好可以形成一个坚实、互补的架构,团队合力共同把故事讲好。

团队的年龄跨度上,也是从整体上考虑到艺术与科技这个主题。我选择了一位90年代出生的年轻艺术家,代表当下最活跃的艺术元素。一位是70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代表了他那个时代艺术发展的特殊性。而60年代生人的艺术家跟这些后辈又是不一样的。这样选择是希望阐述清楚中国艺术从最初迈向现代化至今,所形成的对艺术现象系统性的思考。这也是对当下艺术的一种新思考,和对当下世界艺术格局的一种新思考。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参展90年代艺术家刘佳玉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参展70年代艺术家王郁洋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参展60年代艺术家徐累

记者:此次展览您邀请到一个艺术小组参展,这对中国馆来说尚属首次,为何会做出这一选择?

张子康:在过去,小组因为代表集体意志,而不能体现个人的学术成果,往往遭到指摘。过去的威尼斯双年展也连续几年都是由个人获得奖项。因为一个人可以更好地彰显他的个性化和独创性。近几年,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艺术领域都出现了很多的小组创作,大家也都开始慢慢接受这种体现合作精神的创作。尤其是当下,数字科技的发展,科技跟艺术的结合,还有数据化的算法,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力量往往就显得相对单薄起来。这时就需要一个团队来集合各自的优势。一位艺术家,在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当中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艺术想法的生成由科技带入一个陌生的领域,艺术同时给科技带来一种新鲜的视角,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当中,二者互推来完成一件作品。这几年,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都在推动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艺术与科技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时候选择集体创作参展,反映了中国当下创作的新的形式、观念和语言。

记者:据媒体报道,此次威双主题展参展女性艺术家达90%,策展人阿莱马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双年展的目的并非为了对抗男性,恰恰相反,我们的想法是要超越对艺术家来说并不重要的男人/女人二元论。这是一个关于后人类的展览。”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威双主题展的情况是否会对国家馆或您策划的展览产生影响?

张子康:在策划“元境”展的时候,我还不了解主题展女性艺术家的这个比数。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时代,出现了一个女性占比这么大的展览,很有挑战性,也很有进步性。塞西莉亚·阿莱马尼对这几年的整体艺术现象做了一个深度思考,她的展览方案跟当下的形式连接得特别紧密。她的展览所关注的个人与技术的关系也是这两年中国艺术圈关注的焦点。这几年,国际上女性艺术家的展览越来越多,颇具力量的女性展览也越来越多。尤其在战争、疫情、商业和社会环境变化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女性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她的选择既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当下社会,女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发挥的力量都越来越多、也越来也大了。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与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

记者:此次中国馆的展览是否延续了您的策展实践与策展理念?

张子康:我对前沿性的展览和前沿艺术家投入了比较多的关注。对于艺术与科技这一概念的展览近来做得也相较更多。最近做的几个展览也都和科技有关,如去年年底在上海宝龙策划的展览“RONG-源:空间艺术展”,现在在廊坊正在展出的展览“演化-公共的未来”。我也很关注徐冰、宋冬、尹秀珍、吕克·图伊曼斯、卡普尔、霍克尼等这样一些前沿艺术家。我对新事物一直以来都很感兴趣,目前正在策划一个生成艺术的展览,这是一个通过网络观看的全虚拟的生成艺术展。这次的中国馆展览策划,总的来说是结合了我一直以来有关工作的一些积累和艺术的前沿动态来考虑的。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RONG-源:空间艺术展”展览现场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何以“元境”——专访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

“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现场

记者:在疫情、纷争不断的复杂国际局势下,您怎么看待艺术的作用,或者说艺术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张子康:我觉得艺术在大的国际局势下,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多元的视角去认知、思考和理解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这是一个可以超越我们既有思维框架的视角,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面对未来的发展,艺术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这些想象将在未来产生一种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决策上的观照。艺术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将有些思考放大,并形成一种社会效应的。也就是说,艺术对于社会的推动力量在某种环境下可以被全新的激发出来,并不断生长,最终成为一种影响事物演化逻辑和发展方向的推动力。尽管艺术的推动力不像政治、经济力量那么直观,但当社会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反思与论辩,不得不另寻视角去探讨问题的时候,艺术的推动力便会体现出来。在一个展览当中,艺术更多的是给予大家从多重的视角对一个社会现象或是社会问题发生意识,产生思考,并间接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好比一个科学家,就有可能通过艺术在交叉学科方面的鲜活创意得到灵感,从而启发出一个新的视角进行科学研究。(来源:艺讯网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